2023/24 樂季專文 - 自然

2023/24 樂季專文 - 自然


2023-08-02 星期三 12:00


古典音樂綴彩大自然之美

撰文/馮天彥(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碩士)

「再續」大自然主題

上一年度樂季選曲裡,音樂總監準.馬寇爾(Jun Märkl)即以「自然」作為主題之一,讓樂迷體驗到「進入音樂廳有自然」、「環繞自然又伴隨樂音」的深刻享受。2023和2024的新樂季中,準.馬寇爾再次延續相同的概念,但帶來更多截然不同的自然主題曲目。

熱愛旅行及探索世界的音樂總監,自然也想把臺灣的樂迷引入能展現四季遞變的音樂國度。準.馬寇爾曾讚嘆道「這塊土地上坐擁美景:那巍峨的高山以及一花一草」。他深度感受這塊瑰寶土地同時,不忘將想像美好的自然意象透過變化萬千的聲音景象傳遞給聽眾——事實上這些豐富生命力與無盡之美的景色及動物,皆是作曲家作為靈感汲取的來源之一。

透過自然孕育出的音景與生命力道,融合編排的巧思,在上個樂季所呈現的是山海壯闊之景,而新的製作中,則帶來許多與動物相關、且揉合童話故事幻想的佳作。此次作品系列含括斯特拉溫斯基(Igor Stravinsky, 1882-1971)、柴科夫斯基(Pyotr Il’yich Tchaikovsky, 1840-1893)兩位作曲家根據童話故事改編成的作品,亦有聖桑斯(Camille Saint-Saëns, 1835-1921)別出心裁的機智諧趣組曲,最後則是日本作曲家武滿徹(Toru Takemitsu, 1930-1996)的雙鋼琴之作。所有曲目所呈現的編制、主題、意象、風格等皆大異其趣,其迥然不同的音樂拼盤讓本樂季的主題安排增添更多亮點。

兩闋童話故事

1908年,當時還是李姆斯基-柯薩科夫(Rimsky-Korsakov)私人學生的斯特拉溫斯基已經開始創作歌劇《夜鶯》(Le Rossignol)。他在《我的年代記》(Chroniques de ma vie)一書寫道:「(李姆斯基)大師在交辦創作《夜鶯》時給予我相當大的鼓勵,我甚至一直都還記得他看到手稿那熱情之樣⋯⋯」。然而斯特拉溫斯基因忙於其他芭蕾舞劇,該作延宕至1913-14年才完成。當時,《夜鶯》由當代知名芭蕾舞團創立者狄亞格烈夫(Diaghilev)帶領下進行首演,事實上狄亞格烈夫也是鼓勵他將歌劇音樂創作成交響詩的人,對此,斯特拉溫斯基便改編了第二幕和第三幕中的音樂,創作出單樂章交響詩《夜鶯之歌》(Le Chant du rossignol)。

《夜鶯之歌》故事情節源自安徒生的著名童話《夜鶯》。其描述中國皇帝的宮中有著能讓皇帝感動落淚的夜鶯之聲,直到日本天皇贈與機械夜鶯後,不再受到皇帝關注的「真」夜鶯便返回森林。某日皇帝生重病,夜鶯才回到皇帝的身邊,透過美妙之聲讓他身體痊癒,並感動死神。而皇帝允諾為牠保密,使真正的夜鶯能在外飛翔。我們不得不說《夜鶯》裡帶有中國風(chinoiserie),且具有魔幻微妙的色彩、童話般的意境與超現實主義的氛圍,展現頗似印象派技法與高超的藝術性。

另一齣家弦户誦的《天鵝湖》(Swan Lake)亦是改編自經典的童話故事。1875年,柴科夫斯基接受莫斯科帝國劇院理事會委託創作《天鵝湖》,並在1877年莫斯科大劇院(Bolshoi Theatre)登場。《天鵝湖》劇本即是依照德國古老童話「被盜的面紗」(Der geraubte Schleier)進行改編。童話故事講述公主奧黛特(Odette)被巫師施展蠱毒邪術變成天鵝,然而只有王子齊格菲(Siegfried)真誠永恆的愛情信念才能破解魔咒。其過程幾經重重挑戰,如巫師把自己的女兒偽裝成天鵝欺騙王子,但王子仍及時發現,堅貞的愛情終究戰勝邪惡,王子和公主沐浴在旭日的霞光中,共度美滿結局。

聖桑斯筆下機智詼諧的動物

若論及新樂季中的「集動物之大成」曲目,那麼非《動物狂歡節》(Le Carnaval des animaux)莫屬。1886年,聖桑斯受友人委託之邀,在羅馬天主教準備進入四旬齋之前的「狂歡節」譜寫新作,五十知命的聖桑斯仍保有天真未泯的童心,以唯妙唯肖的手法,搭配各式樂器擬聲,描繪動物們滑稽的動作,因而誕出這首新穎奇拔的樂曲。《動物狂歡節》亦可謂傾入許多諷刺及幽默的特性,在自由描繪種種生命樣貌之外,並適當引用通俗名曲片段,保有高雅趣味卻一點都不卑俗。

《動物狂歡節》組曲由十四首樂曲組成,從樂曲伊始的獅王進行曲、公雞與母雞、野驢、烏龜、大象、袋鼠、波光粼粼的水族箱、長耳人、林中杜鵑、大鳥籠、鋼琴家(這個會一直機械性反覆彈奏練習的「動物」!)、化石、天鵝,及終章的動物大團圓。音樂間的各式運音技法:滑奏、快速音群、音域嬗變,讓我們一睹作曲家運用精準的音樂語言速寫自然界的動物貌。

「大自然,必須成為音樂的一部分」

「人只要活著,就會嚮往與自然間的和諧,而和諧引發了藝術的誕生」,武滿徹如是說。對武滿徹而言,音樂中最重要的元素莫過於「自然」。更進一步來看,大自然中的「水」在武滿徹心中占有相當地位,本次樂季將演出他那一首充滿「海」之元素的樂曲:為雙鋼琴與管絃所寫《夢的引用——海啊,帶我走!》(夢の引用 – Say Sea, take me!)。綜覽作曲家的創作歷程,能發現「水」與「夢」的主題創作是武滿徹在1970年代後著重的主軸之一,這些作品含有《雨夢》(夢みる雨)、《我聽聞水在做夢》(ウォーター・ドリーミング)、《雨的降臨》(雨ぞふる)、《朝向海》(海へ)等等。

事實上,《夢的引用》使用了許多上個樂季所演出德布西《海》(La Mer)的片段,這兩者的鏈結,讓我們不難聯想準.馬寇爾似乎巧妙地「再續」自然主題。《夢的引用》充分與《海》的三大樂章——〈海上的黎明到中午〉、〈海浪的嬉戲〉、〈風與海的對話〉——進行「致敬」與「回應」,這些美麗交融可在曲中發掘。不僅如此,此闋作品也融合武滿徹過往與「水」主題有關的樂曲創作,的確可讓樂迷期待這部具有大自然面面觀的作品。

新舊的連結

2023和2024年的新製作中,我們所見的音樂主題含括大自然動物的擬真、海與水的多樣面貌,以及應和前樂季的樂念一致性,的確可試著領悟準.馬寇爾所強調的「藝術是有整體性」之重要,透過他的帶領,使樂迷盡可能揭開大自然音樂的面紗。樂曲的多樣廣度累積至今,想必熟知國家交響樂團(NSO)的愛樂者,必能開始自尋音樂家筆下的自然面貌,並由衷欣賞奧妙自然的真本面目,得到樂音與自然兩者藝術性質的療癒或啟發。